儿童期重症肌无力大多在婴糼儿期病发,最年糼者6个月,2~3岁间是病发高峰,女孩儿多见。临床主要表现3种类型:
眼肌型:最多见。单纯眼外肌受累,多数见1侧或两侧眼睑下垂,凌晨轻、起床后逐步加重。反复用力作睁闭眼动作也使症状更明显。部分患儿同时有其他眼外肌如眼球外展、内收或上、下运动障碍,儿童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最多见,引发复视或斜视等。瞳孔光反射正常。
2.脑干型:主要表现为第Ⅸ、Ⅹ、Ⅻ等后组颅神经所安排的咽喉群受累。突出症状是吞咽或音构困难,儿童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最多见,声音沙哑等。
3.全身型:主要表现运动后4肢肌肉疲劳无力,严重者卧床难起,儿童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最多见,呼吸肌无力时危及生命。
本病最显著的特点为肌肉病态疲劳,即在反复收缩后,出现暂时性的软弱,乃至瘫痪,经短时间休息后肌力又见恢复,因此症状上午轻,下午重。
少数患儿兼有上述2~3种类型,或由1种类型逐渐发展为混合型。病程经过缓慢,其间可交替地完全减缓或复发,呼吸道感染使病情加重。但与成人不同,小儿肌无力很少与胸腺瘤并存,但偶可继发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引发的甲状腺功能低下。约2%的患儿有家族史,说明这些患儿的病发与遗传因素有关。
相关新闻
下一页:重症肌无力的中医分型
相关问答